九色视频

行业新闻
13年航行29.9万公里 万峰湖中舟破浪 求学路上爱领航
来源:春城晚报       2025-10-27 08:52 【字体:

行驶在湖中的“万峰一号”

 

安全监管人员为学生讲解救生衣使用常识

 

船舶安全抵达码头

 

多部门协同联动守护孩子上学路

 

秋日暖阳下,万峰湖面波光潋滟。一艘灰蓝相间的大船——“万峰一号”,缓缓划开宁静的湖面,驶向八大河码头。岸边,准备返校的137名身着民族服饰的学生早已等候着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他们签字确认,整齐穿好救生衣,依次登船。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响起,校船载着孩子们驶向30公里外的鲁布革民族中学和中心完小。

这温暖的一幕,在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已经持续上演了5000多个日夜。13年来,这艘“护学方舟”累计安全航行29.9万公里,从未停歇

一船载起求学梦

“我坐这艘大船已经4年了,每次都觉得新鲜,安全、舒适,还免费。”

“我家离学校50多公里,坐车来回要150元,坐船不仅省一个多小时,还不用花钱。”

……

谈起乘船上学,布依族学生小王和伙伴们总有说不完的话。返校途中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湖光山色之间。

如今,像小王一样搭乘免费校船的学生共有320人,其中长期乘坐的有295人,包括48名小学生。这些孩子来自鲁布革乡6个村委会的31个村寨,其中98%以上为布依族、苗族、彝族学生。每逢放假和周日,“万峰一号”这艘“护学方舟”都会准时往返于万峰湖上。它承载的不仅是少数民族孩子的求学梦想,更是当地对教育公平与民族融合发展的坚定守护——让每个孩子都能跨越山河,平等地拥抱知识与未来。

多方聚力破困局

万峰湖位于滇、桂、黔三省区交界的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境内,由天生桥一级水电站1998年关闸蓄水形成,水域面积达10.8平方公里。鲁布革乡2.1万人口中,少数民族约占1.8万人。自万峰湖形成后,船舶便成为库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。

由于沿岸山高谷深、村寨分散,孩子们上学走山路,需绕行2至3小时。而当时万峰湖上既无固定航线,也无专营客船。“在免费乘船政策实施前,孩子们只能花5元钱搭乘农用船,那种船稳定性差、护栏低,安全隐患很大。”船长董选庆回忆道。

转机出现在2011年。当年12月,罗平县九色视频常务会议决定,对鲁布革乡学生上下学推行“学生免费乘船”政策,并建立多方共担的资金机制:县交通局争取20万元,教育局筹措10万元,乡九色视频自筹10万元,航运公司减免7.34万元。

政策落地后,护航之路并未停步——2013年2月,《鲁布革乡学生免费乘船上学管理办法》正式印发;自2014年起,县级财政每年专项预算50万元,将这份守护纳入制度化、长效化的轨道。

织就水上防护网

据统计,自2012年首航以来,万峰湖上的“护学方舟”平均每年免费运送学生5.2万人次,累计安全航行29.9万公里。在高峰期,单次乘船学生人数曾达1284人。令人赞叹的是,在这片险峻的库区航道上,它保持了13年零事故。

这一切的背后,是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在作保障。除了持续的资金保障与规范化管理,县、乡两级的教育体育、交通运输、公安、应急等多部门协同联动,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,并结合防溺水、道路交通安全等主题宣传教育,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,共同织密这条求学水路的安全“防护网”。

鲁布革民族中学现有学生369人,其中需长期乘船上学的有247人。每逢放假,值周老师会在学生离校前集中讲解乘船安全事项,并护送学生至码头,待所有学生点名、签字、登船后才会离开。收假时,学生从各村寨会聚至八大河码头,由航运公司与乡应急管理站统一安排乘船返校。

“我们严格执行安全制度,航行途中配备安全员和船员全程巡视,密切关注学生的乘船状态。如遇大风、暴雨等特殊天气,会尽可能避免出航。”云南三江航运公司负责人赖选云介绍。为让学生上学之路更加便捷,公司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度,在集中乘船点安排6艘小型客船进行分流接驳,努力实现从“家门口”到“校门口”的精准接送。

每到放假或返校日,鲁布革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、应急管理站负责人蔺如贤总会准时出现在码头。他仔细检查船舶状况,教孩子们正确穿戴救生衣、识别危险水流,并发放水上交通安全教育读本。“我们严格执行‘六不发航’制度:船况不良不发航、证照不齐不发航、乘客超载不发航、停航封渡不发航、气候不良不发航、未穿好救生衣或带好浮具不发航。”这位退役老兵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码头上,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巡航,被当地人亲切称为“万峰湖畔的忠实守护者”。船舶在他手中,不仅是交通工具,更成了一座流动的安全课堂。

从学子到护梦人

罗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梅,曾是首批乘船学生,是这艘校船变迁的见证者。“2012年校船刚开通时,电视台老师采访过我。13年后,我从镜头前的学生变成了持镜的记者,这艘船不仅载我上学,也载着我的青春和梦想一路同行。”李梅的弟弟妹妹也沿着她的航迹,乘着“护学方舟”驶向更广阔的天地。如今,她用自己的镜头记录新一代学子的航行故事,完成了一场温暖的使命接力。

“我要努力学习,用知识改变自己,将来有能力回馈家乡和社会。”鲁布革民族中学初二学生张凤宜的话,道出了许多布依族少年的共同心愿。

13年碧波相伴,13年温情守护。“护学方舟”不仅是一座跨越山湖的桥梁,更是一束照亮前路的教育微光。在这条航线上,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,守望相助、共同成长,让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承诺,在万峰湖的山水间落地生根。每当汽笛声掠过湖面,它都在轻轻诉说:再远的梦想都值得被送达,再险的征途也阻挡不了对未来的向往。

     |      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