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色视频

行业新闻
“四好农村路”民生故事丨风雨泥泞中,他“织”出绿荫暖途
来源:德宏州交通运输局       2025-09-19 10:53 【字体:

暴雨如注,勐约至勐养的道路如受伤的巨龙瘫卧在泥石中。抢险现场,陈传忠浑身泥浆,湿透的工装紧贴脊背,被体温烘得半干,如此反复不知多少次。淤泥淹至膝盖,裹挟着被碎石划出的伤口。鞋陷深泥,他索性赤脚指挥,汗水在脸上冲出泥痕。有被困群众劝他歇歇,他抹一把脸,声音沙哑却坚定:“再坚持一会儿,今天必须让路通!”

众人心头一热,拼力再战。最后一处塌方清除完毕,车辆缓缓通过。车灯划破雨幕,照亮前路,也照亮被困人们脸上重燃的希望。他泥痕满布的脸上,终于漾开笑意。

二十八载春秋,陈传忠的足迹深嵌于陇川大地。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,如同无声的勋章,从青春穿到中年,在风雨中反复浸透、风干。旁人眼中平凡的日常养护,于他却重若千钧——“道虽通不行不至,事虽小不为不成”。这信条让他将每一寸路况、每一处隐患牢记于心。

2023年,持续暴雨引发山体崩塌、路基溃散,多条道路告急。灾情即命令,陈传忠直奔受灾最重的乡镇,日夜钉在最危险地段。二十多个日夜,风雨裹挟砂石倾泻,他坚守的身影始终屹立,以血肉之躯抢通了一条条生命通道。

陈传忠深知,路不仅是人车通道,更是滋养生活的血脉。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时,他反复思忖:如何真正回应民生期盼?他带领队伍走入乡野,倾听村民心声。当老农指着光秃路面抱怨“夏天赶集晒得头疼”时,“造荫第一”的信念在他心里扎根。

他踏遍陇川沟坎,因地制宜“织绿”:在勐约至勐养公路,移栽15126棵臭椿树苗;在户撒环乡公路,18200棵紫薇迎风而立;在S233线至吕良公路,4984棵坚果郁郁葱葱;在下新洪至允宋河公路,1840棵樱花与1420棵斑色花错落有致。

无数晨昏,陈传忠在尘土中躬身指导。曾经抢险的公路上,新植的臭椿连成绿色飘带。农用车司机摇下车窗,笑着喊:“陈师傅,这条路走起来,连心都舒坦凉快!”汗水浸透工装,但他脸上的笑容,比树荫更舒展。

他的身影,已成为沿途村寨最熟悉的风景。在王子树乡,他一边清理沟渠,一边笑谈护路常识;在勐约乡,抢险现场他一声吆喝,总能带动村民挥锹抡锄。那身沾满泥土的工装,如无声召唤,将爱路护路的意识撒进百姓心田。

道路延伸之处,生机与希望随之铺展。清晨,勐约乡的阿昌族妇女骑三轮车沿硬化村道,将山菌、鲜笋运往集市,颠簸泥泞已成过去;放学铃响,孩子们沿紫薇盛开的公路飞驰,洒落一路笑声;樱花与斑色花点缀的公路旁,摩托车满载瓜果驶向远方,引擎声里洋溢着对生活的热望。

时光流转,陈传忠那身洗旧的工装依旧穿梭山乡。它在暴雨中湿透,在烈日下风干,在抢险时沾满泥浆,在绿荫里染尽草木清香——早已不是普通工作服,而是陇川山水间一条流动的坚韧血脉。

       它丈量着每一条被浓荫庇护的农村公路,更见证着公路如何成为乡亲们奔向好日子的“幸福路”。

     |      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×